巴洛克時期的鋼琴是古鋼琴,即槌子鍵琴或者羽管鍵琴。槌子鍵琴的音量較弱,特別是那種一弦發一音的琴,僅僅只能做出pp~mp的力度。后來貌似又出過多弦發一音的槌子鍵琴,但估計力度也大不了多少。槌子鍵琴的觸鍵主要是依賴于手指壓力的控制,音色的變化很敏感,但是從力度上來說變化的空間是極為微小的。
羽管鍵琴音量比較大,但依靠手指完全沒法作出音量控制,這貨在演奏時只能通過裝飾音,分解和弦,或者速度上的漸快減弱來稍微表示有那么個強弱的意思。
在現代鋼琴上演奏時,想要準確地把握巴洛克風格的話,那就應該盡可能地還原出那個時期的樂器特點。在樂曲的進行中應該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音量。一般要表現力度對比的話,也得采用具有巴洛克風格的階梯式表現法,即句內力度穩定,但分句時可以一句(稍)強一句(稍)弱,一般做出一個mp-mf的對比就行了吧。
比如平均律下冊f小調賦格,這幾處低音聲部分解和弦模進的地方我就喜歡做一個階梯式力度:
當然也得發揮現代鋼琴的優勢啊,有些樂句做漸變力度是可以接受的,這個就看個人取舍吧,不過再怎么說力度也得在p-f之內吧。比如賦格的藝術,第四對位法,下面兩個模進段,先做一個漸強,然后通過主題出現前的最后一組模進做緩沖,再過渡到原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