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民謠吉他什么最重要?其實這類問題已經(jīng)是老生常談了。
先不把吉他的質量和價格劃個等號。我這里說一下我對選購練習或者說初學吉他的看法。概括來說就是,手感>音色>價格
首先看弦距,所謂弦距就是琴弦距離品絲的距離。一般我覺得民謠鋼弦以12品1弦為例,4mm以內算比較好按。超過這個數(shù)值一般都有點那啥,尤其高把位,基本沒法快速轉換,要么調節(jié)琴頸鋼筋要么磨琴枕(新手請在老師或熟手指導下操作)。
其次看琴頸的平直程度,做法是同時按住同一根弦的1品和12品,看7品的弦距,超過1mm,說明你琴頸彎了,調鋼筋吧~最后琴弦的原則,新手最好別選粗弦,確實虐手。建議選擇一弦直徑為0.11或者0.10的弦,張力會比較適合新手。以上都沒問題的話。說明你的琴手感上沒問題。然后是音色,基本三位數(shù)價錢,或者說2000塊以下的吉他(某寶標價,無論民謠和古典),你就別糾結音色了。手感最重要。
選個大品牌的普通合板琴,買套好弦(散裝的達達里奧exp16,某寶基本40左右),基本也能練了。最后說價格。我只能說,一分錢一分貨。正確的聽感不是幾百塊的吉他能給你的。有條件的話,2000以內的所有所謂性價比都不要信了。直接買一線品牌(注,不包括某馬哈)
另外,對于古典吉他是否手感比民謠好這一點上,我只能說,其實如果你有個靠譜的老師,發(fā)力正確的話,鋼弦并不傷手。而且,在中低端同級別的琴上(我指2000到10000這個價格區(qū)間)其實古典會比鋼弦略貴~囧所以,找個老師吧(琴行那些幾百包教會的就不錯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