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漪麗生于1930年。中國第一代鋼琴家 、中國鋼琴啟蒙人之一。她6歲開始學琴,18歲便成為上海灘奪目的鋼琴演奏家。她師從世界鋼琴大師李斯特的再傳弟子、意大利著名音樂家梅百器先生,與中國老一輩鋼琴家吳樂懿、朱工一、周廣仁、傅聰同門學藝……
據《中國文化報》報道, 巫漪麗在1962年被評為國家一級鋼琴演奏家,并于中南海受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;她出身名門望族,外公李云書曾資助孫中山辛亥革命。
現齡87歲巫漪麗老師在前日演奏《梁祝》 ,她顫巍巍地走上臺,卻彈奏出行云流水般的音樂,這一刻,感覺世界都安靜下來了。視頻在網上被年輕網友瘋轉,感嘆:“原來生命觸發的藝術,永遠都是最美的!”
老奶奶始終認為自己身上流淌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液,自己作為一個西洋樂器演奏家,不能停留于做西洋樂器的“傳教士”,更要敢于用西洋樂器來創新性地表達中華民族的音樂。
于是,鋼琴在她的雙手下,不僅是一個演奏工具,更是她表達和釋放中華民族情懷的一個平臺。她對中國音樂作品深入鉆研,對樂曲的詮釋更有獨到之處。她是著名的《梁山伯與祝英臺》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創以及首演者。她改編的廣東音樂《娛樂升平》更是廣為流傳。每次演奏《松花江上》都熱淚盈眶,傾情之下、指尖之間,旋律中凝聚著愛我中華、愛我家鄉的深厚情懷,聲音強烈感染著每一位聽眾,讓人無不感動。
在老藝術家身上,藝術的表現形式可能不同,但藝術中所凝聚著的魂,以及通過不同藝術形式傳遞出的愛國情懷卻驚人的相似。
就在前不久,一首由13位老藝術家深情演繹的《我的祖國》走紅,歌聲如同是崇高且質樸的愛國情感的化形,讓無數同輩甚至青年人淚目。這就是歲月藝術的沉淀,不斷鼓勵著我們。
上一篇:清明背后的文化韻味
下一篇:鋼琴調律要多長時間進行一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