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期索奈克會告訴你:
我現在帶的學生最小的17,最大的32,平均年齡20-25,稍微分享點心得。
首先來說,大齡學生的特點非常清晰:腦子夠用手不好使。我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很清楚該彈什么音用什么指法,只是手沒有小孩子那么靈活會很僵硬。順便提一句,每個學生除非有音樂基礎(那個17歲的學過4年電子琴)否則我都會帶他們先練一個月視唱練耳,這個東西對以后練習極其有幫助,用磨刀不誤砍柴工來說一點不夸張。沒有音樂基礎的人硬彈是很低效的,當他對不同音色有個基本認識之后,練習起來就很游刃有余。
我教學的過程比較重視基礎,但是不是像小孩子打基礎那樣死練。通俗一點解釋就是:你不學加減乘除的話你算數做不了,但你只需要知道1+3=4就夠了而不至于搞成(3x2+8)-4x7=?這么復雜的玩意。技巧性的東西不需要太深究,最重要的基礎對大齡學生來說是手指的獨立性和靈活度,而非一些什么音階顫音琶音這類的。最適合鍛煉這一點的就是哈農的第一課,后面的對初學者來說作用并不大但是只是第一課的話很容易將雙手10個手指獨立性練好而且容易練出正確的手形。
初學基礎部分總結一下:推薦599前30課作為基礎技巧練習,手指的練習就是哈農第一課,彈的越熟越清晰越好,后面的都暫時不需要,不要過早盲目嘗試音階的練習。
大齡學生學琴都是有一定目的性的,最簡單最基礎的就是能彈出一些自己喜歡的曲目,流行也好古典也罷,通俗的小曲子一般599的基礎技巧學差不多就能彈個大概了。但你目標要是古典作品哪管是理查德克萊德曼的偏通俗的古典作品,那就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。我一個學生的目標是卡農,我說你3年之內碰都不要碰這曲子。完整版的卡農技巧對初學者來說已經是很難了。非常不推薦“我只拼命練這一首彈下來就夠了”,這種心態不僅很難練好你想要的曲子,而且即使練出來了也是極其不規范漏洞百出的。有多少基礎彈多少難度,如果你向往的曲目技巧性比較高,專門找練習曲針對單獨特定的技巧去練習是可行的,但專門針對曲目去練習就非常不應該了。
目的性的總結就是:確定好你想要彈的曲目難度,然后去練習需要完成這個曲目的技巧,這些技巧在練習曲里很容易找到,老師們會很了解。
最后給朋友一個忠告:鋼琴無捷徑,萬萬不可投機取巧,少走彎路是有機會的,抄近路是絕對不可能的。你的能力取決于你的基礎,不可為了演奏而演奏。
看到大家學鋼琴的熱情感覺我們大齡兒童們還是很有前途的嘛!集中回答幾個問題并且分享一些細節;
1.手的大小完全不影響鋼琴的練習。手大的優勢只有在非常高階的演奏中才會有體現,離我們遠的很。所以手小的朋友一定不要喪失信心!你們可以的!
2.時隔N年重新撿起來鋼琴的朋友們,如果你當年的老師足夠負責基礎打得好,撿起來是極其容易的。我高一的時候撿起來時隔5年沒碰的琴,哈農前20首連續彈了3個星期手感就完全回來了(這也就是我彈壞人生中第一架三角鋼琴的時候-_-!)你們也可以同樣試試,把四五課連一起,“高高的抬起手指,每個音都要彈的很清楚”這是哈農第一頁上面的話。試試吧,你也可以的!
3.這里提一個很重要的練習誤區:練琴練習最重要的是指法,其次是節奏,音是最不重要的!千萬不可為了彈對音而自作主張修改指法!很多學生為了“聽起來舒服”將練習曲很多的指法練習拋之腦后,那樣是根本達不到練習的目的的。我上課對指法的要求就是無條件遵守,沒有任何商量余地。請大家練習的時候務必注意這點,耳朵是在騙你的,手指才是誠實的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感謝大家的支持!非常感謝,評論中能回復的我盡量回復,有時候事情多可能真照顧不過來,想到什么我就補充什么了。
4.跟朋友們聊了一下感覺現在的老師教大齡學生缺少一定目的性。大家練習的時候,一定要從先力量,再獨立,后靈活的思路練習。先把雙手手指練出力量,練習時切記不要動手腕和胳膊,完全用手指的力量。然后下一個目的是讓10個手指彼此獨立,任何一個手指彈奏的時候不會被其他手指干擾也不會干擾其他手指,之后再考慮靈活度。
5.練習的側重點一定不要放在音上。先把手形擺對,不注意手形的話中期養成錯誤的手形錯誤的彈奏習慣,將對你的練習造成毀滅性的打擊。然后是指法,指法就一個要求:100%無條件遵循。其次是節奏,最后才是音。
6.手指怎么算擺對了呢?告訴大家一個小心得:練習時5個手指全在琴鍵上(大拇指一定不要外逃~),每次彈奏的時候能聽到指尖指甲敲擊琴鍵的聲音,手指手掌連接處是鼓起來的,就ok了。練習時時不時看看自己手,很多時候一不注意就變形了,一定要小心!
7.額想來學琴的朋友,我人在新加坡……貌似有點困難……
8.說個比較關鍵的:請大家千萬注意不要走入“我應該練哪本書。”或者是“我應該練哪些曲子?”的誤區,而要把注意力放在“我應該把手指練成什么樣”和“我應該怎么樣練習保持住正確得手形”這點切記!